![]() |
![]() |
骨關節的解剖生理及生物力學
官方新網站:北京潤田堂醫學研究院河北分院 www.bjruntiantang.com
http://you.video.sina.com.cn/jingyaoxinlun 進入播客,有央視成功之路和治療操作視頻 腰椎骨質增生的生物力學基礎 a、由于腰段脊柱是脊柱的主要記載部位,而且是疼痛的好發區,因此對這一區域的承載方式有較多的研究,幾乎所有的身體活動都會增加腰椎的載荷,從慢步行走時的輕度增加直至強體力活動時的大浪增加。這些載荷由兩部分結構予以分擔,一是韌帶、椎間盤以及椎骨,它們是被動承載裝置,將所受載荷向臨近部位傳導,并通過變形而貯存能量。二是肌肉,它具有主動平衡載荷的作用。通過肌肉的收縮,在保持身體平衡的同時,也給脊柱施加了一定程度的載荷。 骨質增生常見部位:頸椎、胸椎、腰椎、膝關節、足跟;不常見部位:肘關節。因為胸椎一般無癥狀,因此,臨床較少引起注意。 在上述關節周圍,都有韌帶束縛、強化,又是眾多肌肉的起止點。當肌肉、韌帶出現病變時,肌肉、韌帶與骨關節之間力量的分配比例失調,骨關節將承擔更多的力量,關節面的磨損將加大,因此,出現了關節的邊緣增生、關節面的滑膜和減震墊受損。減震墊:在頸椎、胸椎、腰椎就是椎間盤及其上下的椎板;在膝關節就是滑膜、半月板;在足跟就是跟部有韌性的軟組織。在關節哪個部位易受損傷,取決于:哪個部位更薄弱?哪個部位吸收的力量更多? |